主要為高中生升大學所舉辦的全國性考試,「學科能力測驗」即「學測」落幕,許多大學校系會以學測成績做為參採標準,且最多以四科為限。
大考中心2月24日公布110學測成績、25日寄發成績單。學測個人申請「五選三」科成主流,各校已開始為學生的面試、備審資料準備做充電。由於今年考科整體較難,升學輔導專家推測一定會爆發超篩之亂,考生同分比率增,書審面試將成勝負關鍵,倘若考生考不到理想標準,個人申請最遲要等到五月中才算正式上榜,應盡早拚七月的指考。
學測成績可運用在「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指考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運動績優」、「離島&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離島&原住民醫事公費生」、「 青年儲蓄帳戶 」等入學管道。
採計高中在學成績與學測級分作為申請一般大學依據,對社區高中及偏鄉生有利,而且除醫學系外皆不需要第二階段面試,減輕面試及準備審查資料的壓力。
繁星推薦設立宗旨是希望可以平衡城鄉之間的資源差距,以提高在非城市就讀的學生,也可以擁有進入頂尖大學的機會。
適合在校名列前茅、以及人數較少的學校學生,由於在校排名的百分比是分發比序的第一位,因此相當看重,此外也會比學測成績,而每一所大學的學群對個別高中所開放的推薦名額不超過2名,若是上榜了也不能放棄再以個人申請入學。
目前升大學最大宗的入學管道,每人最多可申請 6個校系,並依規定繳交審查資料或參與面試或筆試。另外,為了讓有些高中生可以進入技職體系的科技院校就讀,也開放高中生以學測成績進行科技校院申請。
此外,另有部分校系會採計「術科考試」或「英語聽力測驗」或「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的成績,這三個考試都不是必考科目,學生應視想要申請的校系規定自行選考。
2月24日上午9時開放網路查詢,使用電腦網路查詢時,請準備好考生的「應試號碼」與「身分證號」或「居留證號」,點選成績查詢。
考生報名資料填有行動電話號碼者,學測中心將於成績公布當日,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但使用者如有申請「拒收企業簡訊」或因收訊不佳可能不會收到簡訊通知。
考生若對成績有疑義,可使用成績通知單上的「考生申請複查成績密碼」,在2/25早上9時~3/2下午5時,透過網路申請複查,每科50元。
一人最多可以申請6個校系,透過各校系兩階段的甄選,通過後才能取得入學資格。第一階段每系報名費一百元,二階段甄試還要另外收費。
第一階段篩選程序,先以同學的學測成績分五標做為檢定項目,檢定標準過者,再以倍率篩選。此外,每個校系所採計的科目不盡相同,想要報考同學須留意資訊。
通過第一階段篩選門檻的同學才可以進入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甄試的內容由各校系自訂,可能包括:書面資料審查、面試與筆試、小論文、現場創作等。
除了詳細了解各科系外,企業選才標準也是志願考慮因素之一。《遠見》最新出刊的2021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獨家公布各大學五大就業熱門學科領域的起薪報告,此報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針對2011~2021十年來就業資料庫進行的大數據分析,篩選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實際月薪」數字。工程學群以台大、清大起薪40K最高,資訊由台大、陽明交大、成大、政大40K並列第一,台大同時也以40K、35K、34K,拿下商管、法政與人文社會學群起薪排行榜冠軍。
學測成績出爐後,第二步是預估申請校系。升學輔導專家胡天爵表示,今年申請入學簡章已註明各校系的篩選標準,考生可根據網路資訊,評估自己在一階篩選的落點,但別忘記考量該系在今年及往年學測採計科目及篩選倍率是否有改變,也要考慮招生名額是否增減、學系是否停招或合併,或學系是否更名等,以增加評估落點的正確性。
第三步則是蒐集校系資訊。胡天爵表示,
高醫後醫考古題110 考生可向家人、師長諮詢,確認自己的求學性向,再依照估算的學測成績及申請校系,找到自己「最合身」的校系。若考生想了解校系資訊,管道包含該校系的網站,可了解其師資、課程設計及產學合作計畫等;大考中心網站首頁內「校系介紹查詢」也有豐富資訊。
胡天爵也提醒,考生務必熟悉各校系的教學目標、特色、發展等三項資訊,未來準備自傳、面試都可對準相關資訊。
大學甄選入學中,逾九成科系都會要求學生提出自傳。清大教務長、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舉例,寫自傳時可以列舉一些與申請學系相關的課程和活動,論述從當中得到什麼、啟發了什麼,對你選擇這此一學系有無幫助。此外,也可強調自我探索過程,或課堂上老師上課內容,如何啟發了你的自我探索。他表示,「反思」、「啟發」和「自我學習」是未來學習歷程檔案強調的精神,也是備審資料中應被強調。
自傳大致可分四部分:個人基本資料與特質、家庭背景與成長過程、求學過程與經歷,及未來展望。台大註冊組前主任、多元入學專家洪泰雄建議,寫自傳前,考生務必掌握申請系所的資訊、所需要的學生特質,讓自傳的四大部分都能掌握與此系所的連結,讓考官讀完後,認為你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給甄選教授看的自傳,以兩千字為宜,「貴精不貴多」。面試時教授通常會根據自傳發問,切記不要吹噓自己「膨風」,否則面試時一不小心就會穿幫。
台大註冊組前主任、多元入學專家洪泰雄指出,學校希望透過面試了解學生不外乎以下幾點:興趣與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人格特質與價值觀、專業能力、校系的認同、特殊才能的潛力。他認為,考生只要掌握這七大重點準備答案、表現自己,面試拿高分不是問題。
面試考官往往會根據學生的自我介紹問問題。洪泰雄指出,聰明的學生,應該將教授的問題引導到你最擅長的話題上。建中退休教師陳美儒建議考生面試前必須搜尋學系資料,最好還能知道教授的相關背景和研究領域,進而忖度考題;或是逛逛各校臉書,向該系學生打聽這幾年面試的題目。
為了培養面試臨場感,減少面對教授的緊張。陳美儒建議考生面試前,以備審資料中的「自傳」內容為主,各準備一份三分鐘、五分鐘和十分鐘的演講稿介紹自己,最好還能擁有中、英文簡介的能力。
日本補教業者「MSAマスタードシードアカデミー」旗下的主任講師中澤一認為,每當學生見到成績不夠理想,感到心情低落是自然現象。然而,能夠快速打起精神,繼續埋頭拚戰的人,和始終處在低落情緒中走不出來的人,彼此間的差距久而久之很容易被拉開。
中澤一表示他都會告誡學生們「難過最多只能有兩秒」,嘆口氣之後就應該打起精神。當然,許多學生們一開始都無法這麼快轉換心情,因此如何調整心態,也屬於一種「練習」。如果不重新展開行動,被困在低落的情緒之中,那麼什麼也不會改變。
有高達64.1%的上班族透露,當年在選填大學志願時,最主要考量為「選系不選校」;其餘35.9%才是「選校不選系」。且後來的薪資水準甚至還出現差異,以交叉分析觀察,假如當時是「選系不選校」的,目前平均月薪為38,540元;「選校不選系」的,則為32,235元:前者是後者的1.2倍,
日圓兌港元 銀行 等